“互聯網+垃圾分類回收” 原來如此有趣!
時間:2016-07-14 17:20:52 來源:晶報0714 作者:彭晶
開欄的話
“晶報名人演講周”創始于晶報創刊一周年(2002年)之際。雖然傳播科技日新月異,但是,演講這種以知識精英和社會知名人士為主講者,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形式,仍然具有其他傳播形式不可替代的效果,對于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尤其如此。
15年間,先后有楊利偉、鐘南山、易中天、范恒山等近百位重量級學者、名家、政府官員登上“晶報名人演講周”的講壇,發出時代的聲音。“晶報中國名人演講周”也因此成為中國南方最有影響力的論壇之一。
15年來,嘉賓在變,主題在變,時代在變,但是,初心不變。我們的初心是:讓我們生活的城市變得更好。第十五屆“晶報名人演講周”的主題是“我們的城市”,將邀請嘉賓圍繞新常態下的城市公共生活展開對話。本屆演講周的演講形式,將由演講嘉賓先作主題演講,然后與討論嘉賓就相關話題展開對話,同時與聽眾進行互動。
本屆演講周舉辦時間從7月22日至7月31日,屆時,城市管理、交通管理、衛計部門、市場監管等部門的負責人將就新常態下的城市公共生活,為讀者奉上精彩務實的演講,敬請垂注。市城管局將就垃圾分類問題和廣大市民展開對話。晶報記者亦就此話題采訪報道,即日起刊發,并歡迎市民朋友及相關專家、公益志愿者通過晶報熱線83515151、晶報微博、晶報微信公眾號進行互動。
“互聯網+”時代,出行有滴滴、優步,便利店消費可用微信支付,那么,“互聯網+分類回收”又是怎樣一番景象?如今,在寶安區“互聯網+垃圾分類回收”的首個試點寶安新村,對這里的居民和孩子來說,倒垃圾可不再是件苦差事,而是一件有趣好玩的事。原來,在寶安新村,由政府投資的智能垃圾桶可通過刷卡自行開啟關閉,居民刷卡傾倒垃圾后,系統會自動顯示垃圾的重量。居民還可在小區中央的家園服務站,通過刷卡查詢自己垃圾分類的積分,并可兌換相應禮品,孩子們可通過家園服務站的LED屏玩3D互動游戲,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垃圾分類回收知識。居民充分體會到“互聯網+垃圾分類”的樂趣,一家子大手拉小手,爭做垃圾分類義工,小區一天比一天潔凈。
另一方面,國內首個全方位O2O分類回收平臺——“回收哥”一個月前,再次與市城管局合作,在彩田村設立垃圾分類回收試點示范小區,共同努力把彩田村打造成深圳市垃圾分類的樣板小區。
寶安新村:智能垃圾桶讓倒垃圾有樂趣
昨日11時,記者來到寶安新村,小區中央一個新穎的廚余垃圾桶躍入眼簾:果綠色的“它”設有刷卡區域,操作步驟提示投放垃圾前后需分別兩次刷卡。垃圾桶一旁設計了小樹形狀的指示牌,和一個萌萌的小動物牌。小樹指示牌的樹干上方托著的“綠色小屋”上標識著“垃圾減量分類投放站”,小動物牌的“裙子”上印著“順口溜”——“垃圾分分類,大家都不累,人人都參與,家園更美麗”。
寶安新村管理處主任王秀琴告訴記者,這個“垃圾減量分類投放站”被居民們形象地稱作“智能垃圾桶”,村里一共有8個。居民通過刷卡,可以知道自己投放的垃圾重量。“智能垃圾桶”除了散落在小區各處的“垃圾減量分類投放站”,還包括小區中央的“寶安新村家園服務站”,通過這個服務站,居民們可查詢投放垃圾的頻次、重量、積分等。
記者隨后在現場看到,這個家園服務站被設計為一個幾平方米大的綠色小屋,彩繪卡通的外觀醒目而充滿童趣。但是吸引孩子們的并不只是它的外觀。“每天放學都有不少孩子來這里玩3D游戲。”王秀琴對記者說。
居民許宏莉:垃圾分類應從孩子做起
“我是垃圾分類小義工,愛心小天使”,在寶安新村管理處,居民許宏莉3歲半的小女兒稚氣地對記者表明身份。許宏莉是寶安新村居民,經常在小區帶著孩子做垃圾分類。昨天上午,她向記者分享了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在小區開展分類回收的故事。
為什么帶著孩子一起做垃圾分類?“因為現在是互聯網時代,很多孩子沉迷于電子游戲,那我就想,為什么不帶著孩子一起做垃圾分類,讓孩子從小就熱心公益,熱愛與人交往,而不是生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越來越孤獨呢,于是我就決心并開始帶著孩子做公益。”許宏莉說。
“剛開始的時候,很多人嘲笑我和孩子。”許宏莉告訴記者,當兩個年幼的孩子跟著自己在小區8個值勤點向前來扔垃圾的居民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講時,即使是面對年幼的孩子,有些居民有時也會不理睬。
“當孩子灰心的時候,我就鼓勵他們,告訴他們,進行分類垃圾宣講時,是給你們微笑的人多?還是不理睬你們的人多呢?孩子們說,還是給予笑臉的人多,他們能開心地堅持這樣做下去!”
許宏莉也教會了孩子們說服別人的技巧和藝術。值勤時,遇上有居民垃圾分類扔錯垃圾時,她會讓孩子當著那位居民的面,重新將垃圾放在應歸類的垃圾桶里,用自己的行動,而不是語言進行糾正。
“我9歲半的兒子原本很內向,可是通過做垃圾分類,他變得開朗了,也愿意與人交流。”不僅如此,許宏莉還驚喜地發現,在帶著兩個孩子做垃圾分類的過程中,她還獲得了寶安新村許多居民的贊許,“一些老阿姨,對我們開展垃圾分類很支持,有的居民還會抱著3歲半的女兒,在小朋友的指導下,認真進行垃圾分類。”
許宏莉認定,做好垃圾分類是每位居民應該做好的事情,“這關乎國民素質,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從小開始,將垃圾分類這件事情做好。”
“回收哥”與互聯網+:
以彩田村為試點更好實現線下回收
2015年開始,深圳市城管局與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國內首個全方位O2O分類回收平臺——“回收哥”合作,充分利用互聯網、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手段,通過手機App、微信和網站建設O2O(Online to Offline)平臺,實現居民線上交投廢品與“回收哥”線下回收的深度融合,建立完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分類回收與利用體系。當年8月底寶安區已開展多場“回收哥”進社區活動。
與深圳市城管局合作一年來,“回收哥”倡導的“互聯網+分類回收”模式在深圳實踐的實際情況如何?昨日,在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總部,“回收哥”推廣運營總監許家光對此給予了積極的評價。
“接近一年實踐,互聯網+分類回收模式在深圳實施,受到廣大市民的接受和認可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證明深圳是一座年輕創新的城市,在資源回收領域,有著互聯網+生存的沃土。很多居民下載了回收哥的App,對于線上交投廢品這種方式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很高,深圳市民的環保意識比較強,‘回收哥’先后在國內四個城市啟動,相對其它城市而言,深圳市民對價格敏感度最低。”許家光說。
讓“回收哥”困惑的是,因為深圳土地資源緊缺,難以尋找適合的分選場地,物流成本高企、回收成本壓力也大,造成線下運作成本較高。不過,讓“回收哥”對前景頗有信心的是,一個月前,他們再次與市城管局合作,在彩田村設立垃圾分類回收試點示范小區,共同努力把彩田村打造成深圳市垃圾分類的樣板小區。
試點小區設有暫存倉庫,為“回收哥”回收到可利用資源提供了暫存場地,可在回收達到一定量時,再進行裝運處理。“我們將以彩田村為試點,如該試點成功,我們會在全市復制這一模式。”
晶報記者 彭晶/文 劉寧寧/圖
News/最新動態列表
- 垃圾分類快人一步——數字化資
- 爭當先峰——環保社團開課了(圖
- 福田區數字化垃圾分類教育創新
- 福田區數字化垃圾分類教育新模
- 英爾科技入駐2017中國國際循環
- 應邀(2016-2035)深圳城市規劃編制
- 我司參與市人大常委會舉行快遞
- 鳳凰衛視垃圾分類專題訪問
- 清華專家參觀考察我司垃圾分類
- 綠色地球創始人參觀我司寶安項
- 山西省住建廳副廳長考察寶安新
- 中國建設報——英爾科技垃圾分
- “小小志愿者”助力垃圾分類推
- 各行業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程度在
- 企業-公益共同發力垃圾分類
-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考察寶安垃圾
- 通訊大咖聯通公司參觀我司垃圾
- 銀川市城管局局長帶隊考察寶安
- 英爾科技助力深圳社區垃圾源頭
- 銀川率先發力 引領垃圾分類之路
- 垃圾分類助力宜居寶安建設
-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綠色發展論
- 大咖云集共商垃圾分類頂層設計
- 垃圾”專家齊聚 共談寶安區分類
- “城管體驗日”——市民體驗寶
- 蘇州市環衛處處長來我司寶安試
- “立及行動”主題沙龍 深圳垃圾
- 家電研究院主任來我司調研
- 市城管局副局長楊雷視察新安項
- “聯合艦隊”的美麗拼圖
- 孩子純真無邪 呼喚大人不忘初心
- 垃圾分類回收運用互聯網+
- “互聯網+垃圾分類回收” 原來
- 《寶安日報》垃圾分類“新安模
- “兩網融合”產業創新協作體受
- 《晶報》居民實名投放垃圾 數據
- 《深圳晚報》寶安首試居民實名
- 在北京大學召開中國垃圾資源化
- 坪山新區生活垃圾減量化、資源
- 參與制定寶安區垃圾分類與減量
- 廈門環保局副局長一行至數字化
- 坪山新區街道辦領導班子至濱河
- 英爾科技介入解決坪山新區垃圾
- 英爾科技為深圳市寶安區設計垃
- 福田城管局局長、副局長和垃圾
- 專家論劍助寶安打造垃圾資源化
- 受景德鎮市委委托 英爾科技作
- 《深圳商報》線上線下全面推廣
- 《晶報》專欄聚焦垃圾分類 - 各
- 《鳳凰衛視》對互聯網+垃圾分